前NBA球星保罗·皮尔斯在一档播客节目中发表了一番引人瞩目的言论,声称自己在与任何伟大得分手的比较中“都强一点”,并特别指出迈克尔·乔丹的三分球和凯文·杜兰特的背打技术不如自己,这一言论迅速在篮球界掀起波澜,引发了球迷、媒体和退役球员的广泛讨论。
皮尔斯在节目中表示:“当我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,我觉得我和任何伟大得分手相比,总有某一方面是我更强一点的,乔丹是史上最伟大的球员,但他澳客官方网站的三分球投射并不稳定;而杜兰特是得分机器,可他的背打技术不如我全面和高效。”这番自信满满的比较,不仅凸显了皮尔斯对自己技术的骄傲,也触及了篮球界长期存在的“比较文化”。
作为1998年NBA选秀的10号秀,皮尔斯在职业生涯中效力于波士顿凯尔特人、布鲁克林篮网、华盛顿奇才和洛杉矶快船等球队,他最为人熟知的成就包括2008年带领凯尔特人夺得NBA总冠军,并当选总决赛MVP,皮尔斯以全面的得分能力著称,尤其是他的中距离投篮、背打技术和关键时刻的得分效率,被许多专家誉为“进攻万花筒”,职业生涯中,他场均贡献19.7分、5.6篮板和3.5助攻,并10次入选全明星阵容。
皮尔斯的言论首先针对了迈克尔·乔丹,这位篮球史上无可争议的巨星,乔丹职业生涯三分球命中率为32.7%,尽管在关键时刻有过惊艳表现(如1992年总决赛半场6记三分),但整体上三分球并非他的强项,相比之下,皮尔斯的三分球命中率为36.8%,在季后赛中更是多次命中关键远投,例如2010年东部决赛对阵魔术时的制胜三分,皮尔斯认为,自己的外线投射更具稳定性和适应性,尤其是在现代篮球强调空间的时代。
皮尔斯将矛头指向了凯文·杜兰特,这位现役球星以无死角的得分能力闻名,杜兰特身高臂长,投篮几乎无法被封盖,但皮尔斯指出,杜兰特的背打技术虽然高效,却缺乏自己那样的多样性和身体对抗能力,皮尔斯在职业生涯中经常利用背打创造得分机会,尤其是他的转身跳投和低位脚步,被许多教练视为教科书级别,数据显示,皮尔斯在背打时的得分效率常年位居联盟前列,而杜兰特虽然后仰跳投无解,但更倾向于面框进攻而非传统背打。
这一言论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,许多球迷对皮尔斯的自信表示赞赏,认为他作为冠军球员有资格评价自己的优势,前队友凯文·加内特在推特上发文支持:“皮尔斯总是知道自己的价值,他的背打确实无人能敌。”也有批评声音认为,皮尔斯的比较过于片面,篮球分析师斯蒂芬·A·史密斯在节目中反驳道:“乔丹的三分可能不如皮尔斯,但乔丹的得分能力和影响力是历史级的;杜兰特的背打或许不完美,但他的整体得分效率更高。”
从技术层面看,皮尔斯的论点有一定依据,三分球方面,皮尔斯在职业生涯后期适应了联盟的小球趋势,而乔丹的时代三分球并非主要武器,背打技术上,皮尔斯的身体强壮度和脚步多样性确实在部分赛季中表现突出,尤其是与杜兰特这类更依赖身高和投篮的球员相比,但篮球比赛是全面的较量,乔丹的防守、领导力和冠军数量远超皮尔斯,而杜兰特的得分王和MVP荣誉也更胜一筹。
这一事件也反映了退役球员如何通过媒体保持影响力,皮尔斯自退役后转型为 ESPN 分析师,经常发表大胆言论以吸引关注,类似地,其他名宿如沙奎尔·奥尼尔和查尔斯·巴克利也常以“比较言论”引发讨论,这既是对自身 legacy 的维护,也是媒体时代的流量策略。
皮尔斯的言论提醒我们,篮球的伟大不止于数据,更在于风格和语境,每个球员都有其独特优势,而比较往往取决于视角,正如皮尔斯所说:“我不是说我是最伟大的,但我总有某一点比他们强。”这种自信或许正是他职业生涯的写照——从不畏惧挑战,始终相信自己。
在篮球的永恒辩论中,皮尔斯的声音加入了一抹鲜明的色彩,无论球迷是否同意,他的比较无疑点燃了对得分艺术的新一轮思考,或许,真正的伟大不在于压倒他人,而在于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,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。
发表评论